随着天气回暖,广东、河南、海南等地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启动,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注入能量。

  广东    42个试点投资超千亿元

2月1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从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技术宣传培训会获悉,广东将陆续实施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计划投资109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14亿元,社会资金681亿元;拟实施农用地整理15万亩,建设用地整理9万亩,生态保护修复143万亩,其他乡村振兴和文化保护等项目2万亩。目前,部分项目已动工建设。

据悉,自然资源部确定广州市从化区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并批准了广东省开展20个以乡镇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广东省另外确定了佛山市南海区以及20个乡镇作为省级试点。目前,11个国家批准的试点实施方案已报部进行备案审查,其余试点正在省级审查和市级修改完善中,21个省批准试点实施方案均已报省级备案审查。

今年,广东将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全链条为原则,以“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为主要内容,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再发力,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路径”,全力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在“腾空间”方面,广东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镇域为单位科学编制“多规合一”详细规划,科学划定整治片区,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同时,分类推进空心村整治,推动人口、产业和资源要素适度集中,释放乡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空间,科学进行农房规划建设,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风貌管控。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面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广东将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为重点,以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布局更集中”为前提,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逐步将零散、细碎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地块调整置换为恢复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持续推进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恢复和质量提升等土地整治,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要求,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

解决生态功能退化、促进生态品质提升也是广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对此,该省一是结合绿美广东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二是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点、线、面”结合,规划建设一批植物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持续优化生态廊道、绿道、碧道、古驿道,打造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让群众身边绿起来、美起来。三是推进流域和海岸带综合整治,实施红树林修复、废弃矿山整治修复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解决乡村生态质量退化和低端产业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将深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加快建立高位推动、各方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构建全域谋划、特色鲜明的空间优化体系,形成统筹兼顾、稳慎有序的利益平衡机制,打造目标明确、先试先行的改革创新模式。


  河南    国家级试点全部开建

2月17日,河南省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民权现场会召开。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从会上获悉,该省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的19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全部开工建设。

据悉,河南省的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共涉及11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涉及村庄179个、自然村701个,总投资225.38亿元。试点实施后,可新增耕地3.63万亩,新增永久基本农田0.12万亩,节余建设用地1.99万亩,生态修复面积3.89万亩,新增生态用地0.24万亩。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强化耕地保护、破解发展用地难题、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本。民权县对绿洲街道办事处吴庄等12个村庄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工后,项目区内将新增耕地1750多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460多亩。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桥北乡14个村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将以“土地整治+农业+旅游业”的方式,实施以万亩桃园、万亩槐园、万亩果蔬为主的绿滩工程,让黄河滩披上绿纱,打造沿黄美好生态画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此,河南省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统筹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监管等工作。坚持以乡镇为范围优化村庄和人口空间布局,宜留则留、宜聚则聚、宜迁则迁,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做到顺应自然、尊重历史、突出乡土、体现文化,优化农村住房建设布局,塑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新风貌。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严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独具区域特色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和路径。

为破解资金难题,河南提出各试点县(市、区)要切实做好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形成政策合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国企、央企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争取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加大资金吸引力度,争取更多的专项贷款注入试点县子项目。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要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坚持成熟一个做一个、做一个成功一个,充分发挥国家试点示范带动作用。

  海南     垦地融合”造连片大田

今年,海南省将启动为期三年的“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昌化江、陵水河、藤桥河、宁远河、望楼河“一江四河”流域垦造一百万亩以上集中连片大田,计划新垦造耕地和改造水田面积不少于3万亩。

2月11日,海南省“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会暨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与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在海口举行。陵水县与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海垦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启动垦地融合全域土地整治项目陵水试点项目。

“垦地融合”全域土地整治项目陵水试点项目预计总投资43亿元,涉及陵水县群英乡、本号镇等9个乡镇,包含垦区权属土地面积21.33万亩。该项目将开展农业用地整理、存量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建设投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场部小城镇街区风貌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特色民俗文化挖潜等子项目,预计将产生新增耕地3700亩,整理存量建设用地约4600亩。

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海南厅、省国资委、陵水县政府和海垦控股集团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工作协调联络机制,常态化研究协调项目实施中重大事项。此次试点项目将以“垦地融合”为抓手,以农垦国有土地资产化资本化和证券化为动力,全面实施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制度集成创新,着力解决解决“钱从哪来”“地往哪去”“人往哪走”“整治后谁来管护运营”等七个问题,逐步破解开发边界、建设用地指标、耕地指标不足等“疑难杂症”,充分激发土地资源活力。

海南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垦地融合”全域土地整治工作意义重大,海南省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探索如何高效解决垦区居民报建难、农村乱占耕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推进陵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建设用地保障等问题。综合使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政策工具,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

同时,还将探索国有农用地资产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流转、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专项债等制度集成创新,为深化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贡献可行样本。